-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2018年3月5日,由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北京苏州企业商会、北京爱慕美术馆主办的“巧夺天工—王丽华刺绣艺术展”开幕。当代刺绣艺术家王丽华以针作笔、以线着色,在艺苑中吐芳挺秀,并用无与伦比的精湛技艺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展现出苏绣文化的神奇与瑰丽。
本次展览不仅吸引了众多传统刺绣艺术爱好者到场参观,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支持。北京苏州企业商会会长赵民先生,艺术家王丽华,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委,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朱永新先生分别为开幕仪式致辞。此外,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苏新平,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尹吉男等各位重量级嘉宾、文化学者、各大主流媒体与热爱艺术的观众齐聚一堂,共同感受这次展览的艺术魅力。
苏绣之巧 巧夺天工
文化古城苏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称,在恬静秀美的自然环境与丰富深厚的人文底蕴中孕育出的苏州刺绣艺术,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清秘藏》中曾提到“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仅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唼喋之姿,佳者较画更胜。”以精细见长的苏绣色线可达千种以上,每种色线从浅至深有十余种之分,所绣佳作往往需要运用几百种颜色的丝线并将多种技法融会贯通,才能展示出苏绣艺术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呈现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方寸之间栩栩如生的苏绣精髓。
苏州刺绣名冠天下,是其品种、造型、图案、画稿、针法、绣法、色彩、技艺、装裱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而针法的运用,是构成刺绣艺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平、齐、细、密、和、顺、光、匀”八字看似简单,却需要艺术家将刺绣艺术的工艺性和艺术性进行完美结合。为此,王丽华不断探索和创新,发掘独特的刺绣题材,将中西方绘画、摄影作品与刺绣艺术相结合,逐步形成别具一格的苏绣艺术风格,并独创刺绣的“八工针法”,其针法灵动活泼,色彩丰富饱满,明暗效果强烈,蕴含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三维空间,富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博采众长 造化神秀
在中国传统刺绣工艺中,苏绣是最擅长吸取其他艺术精华的品种,也让精于此道的王丽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灵感。从人物花鸟到山光水色,从青铜文物到宗教佛像,她用一双神奇的巧手在绚丽多姿的锦缎上织就出细腻绵长的人文内涵,用五光十色的丝线描绘着苏绣艺术的万种风情。此次展出的作品大多取材于摄影作品,涉及青铜器、玉器,历史人物肖像等多个主题,细节刻画生动,自然流畅,极具质感,人物形神俱佳,可谓将现代苏绣和千年文化完美结合,让广大观众充分感受到传统艺术的无穷魅力。
作品《阿难》以敦煌莫高窟第45窟西壁龛内南侧佛像为题材,整幅作品绣制时长达一年半之久,使用丝线颜色达八百余种,做工精细。王丽华运用自创的八工针绣制背景,菩萨像主体运用平针、交叉乱针、滚针、点彩针等绣制,用以表现岁月对沙砾石的粗糙感和沧桑感,使塑像既显出阿难的丰满健硕,又具有真实人物的体态身姿,赋予了塑像生命力和动态体势,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是对盛唐审美观和雕塑技艺水平的精彩诠释。而取材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馆三宝之一的刺绣作品《肉形石》背景则以平针绣为主,肉型石主题采用平乱结合的方法,丝线用线约四百八十种,其中的肉丝肌理,采用自创的肌理针绣制,色彩有茶色、秋香色、淡紫色、查红色绣制为主,呈现出光照下透着亮光和汤汁的质感,肥瘦相间的层次感和肉皮上的毛孔都清晰可见,似有一股肉香扑面而来;鎏金底座侧重表现底座的金属质感,以平针为主,根据纹理的走向入针,色彩主要由黄色、秋香色为主,将纤维绣制出石头的硬度和金属的质感,展现出柔与力的和谐美感。
创造美 传递爱
爱慕发展至第25个年头,始终以“创造美,传递爱”为企业使命做有文化影响力的时尚领导品牌,引领起崭新的时尚生活方式,与公众分享更加多元的文化与艺术之美。
爱慕美术馆自成立以来已举办50余场绘画、摄影、雕塑等艺术作品展览,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艺术独到之美的别致舞台,并始终致力于以公益的形式打造开放、多元的文化分享平台,在注重当代艺术与时尚新锐的分享的同时,也关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艺术。
此次举办“巧夺天工—王丽华刺绣艺术展”,艺术家王丽华用“精、细、雅、洁”的苏绣佳作让观者沉浸于刺绣艺术的独特魅力,身体力行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广的传达艺术之美。
艺术家简介
王丽华,江苏苏州人,当代刺绣艺术家,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刺绣艺术大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苏州市新长征突击手。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余福臻,并得到其他艺术大师及刺绣前辈的精心指导,深得刺绣艺术的精髓。
其作品《孙中山先生肖像》《台湾猕猴》《犀尊》《千手观音》《藏童》《翠玉花插》《错银铜油灯》《追簋》等在国家级展览上屡获金奖,三次中国“百花杯”金奖,四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会”金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录,其中《宋庆龄肖像》被国家作为文物收藏,并于2010年荣获上海世博会最佳手工艺奖,其创作史被收录在《政协委员风采录》中。作为中国刺绣艺术大师,中央电视台CCTV多次进行艺术风采专题报道。2015年1月受北京国博文物鉴定中心聘任为刺绣艺术顾问。
王丽华以针作笔,以线着色,不断探索和创新,发掘独特的刺绣题材,将中西方绘画、摄影作品与刺绣艺术相结合,逐步形成独特的苏绣艺术风格。并独创了刺绣的“八工针法”,其针法灵动活泼,色彩丰富饱满,明暗效果强烈,蕴含着多动的三维空间,富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擅长绣制文物青铜器、玉器,历史人物肖像等。王丽华刺绣在当代刺绣艺术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部分获奖作品:
1999年,作品《孙中山先生肖像》荣获首届工艺美术精品展一等奖。
2000年,作品《岭南之夏》获镇湖镇首届“银针杯”刺绣精品展金奖,入选“第六届中国艺术节江苏省民间工艺作品博览会”。
2001年,作品《台湾猕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2年,作品《犀尊》荣获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3年,作品《宋庆龄肖像》作为文物收藏。
2004年,作品在深圳市人民政府举办青年文化周作品特别贡献奖。
2005年,作品《千手观音》在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中获得“百花杯”银奖。
2004年,作品《藏童》荣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8年,作品《翠玉花插》荣获第九届西湖博览会百花杯金奖,曾展于中国美术馆,并被收录《天工开物》书中。
2009年,作品《书香》荣获庆祝建国六十周年苏州工艺美术大展银奖。
2009年,作品《墨梅》荣获第十届西湖博览会百花杯银奖,作品《徽州文化》荣获第十届西湖博览会百花杯优秀奖 。
2010年,作品《川滇金丝猴》荣获第十一届西湖博览会百花杯金奖,荣获上海世博会最佳手工艺奖;
2010年,作品《墨香四条屏》荣获第十一届西湖博览会百花杯优秀奖;
2011年,作品《错银铜油灯》荣获第十二届西湖博览会百花杯金奖。
2012年,作品《追簋》荣获第七届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民间艺术品金奖。
2013年,作品《毛公鼎》荣获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
2013年,作品《苇林静思》荣获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2013年,作品《玉貔貅》荣获首届海峡两岸(苏州)文化艺术节金奖。
2013年,作品《长信宫灯》荣获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4年,作品《黄财神》荣获中国“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
2014年,作品《仕女俑系列》荣获2014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金奖
2014年,作品《龙门石窟》荣获第一届中国国际传统工艺技术研讨会暨博览会一等奖
2014年,作品《黄财神异样绣》荣获第一届中国国际传统工艺技术研讨会暨博览会一等奖
2015年,作品《青铜器系列》荣获2015“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金奖
2015年,作品《老者》荣获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国艺杯”金奖
2015年,作品《龙门石窟》荣获首届江苏省艺术品博览会金奖
2015年,作品《黄财神》荣获2015年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巧夺天工。金马奖”金奖
部分获得荣誉:
1993年,双学双比竞赛中获“巾帼生产能手”称号。
2000年,荣获吴中区十佳青年。
2004年,荣获“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和“苏州市新长征突击手”。
2008年,荣获“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和“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2009年,被授予“第一届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2011年,荣获“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2012年,荣获“国家研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的称号。
2014年,荣获中国传统工艺特殊贡献奖
2014年,荣获中国传统工艺领军人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