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古砖花供》荣获2017年度中国好书!“和风—冷柏青书法小品展”亮相成都沐雅堂香港佳士得2018年春拍:沈氏画家知多少北京保利拍卖特别推出徐悲鸿大展即将开幕韶华集韵-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赏析品味御制青花龙纹盌的生活滋味嘉德“遗珠拾珀”将呈现280件藏品被盗夏加尔画作30年后物归原主著名雕塑家赵树桐先生逝世 享年83岁第六届明天雕塑奖4月25日将在川美揭晓靳尚谊:取消美术实践类博士是明智之举孔达达:书画修复现状小议林明杰:文人画的,就是文人画吗?上海熙雅春拍:和田碧玉香薰炉收藏价值大马丁:读童中焘国画《平湖秋月》吕澎: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心力衰竭”唐宋时期: 无心散卓笔推进书画风格的改变“曾晓峰作品展”即将亮相昆明当代美术馆书风、碑学的兴起影响了毛笔的形制张鹏:对当代工笔画创作的一点看法全国艺术硕士美术指导教师优秀作品巡展在天津美术学院举行《红楼梦群芳图》邮资明信片在天津首发 彭连熙联手欧阳奋强现场签售人气火爆河西区文化艺术大讲堂-钱桂芳山水画教学成果展在河西区文化中心开幕女画家吕爱茹迎娶儿媳办民俗特色婚礼 众多书画名家到场贺喜“2018·春—当代艺术淋子、秀夫作品沙龙”在天津泛太平洋大酒店举办用汉字书写人生 天津西青监狱举行汉字拼写大会“海棠情深书画展”在周邓纪念馆开展 120幅精品佳作亮相“观修文化—鲁群先生个人精品书法展”在重庆道观修堂举行荣宝斋(天津)中国书房正式对外开放 三位一体助推艺术市场繁荣发展水色雅韵:王刚的水彩世界水色雅韵:王刚的水彩世界西南中国·茁壮生长的力量——四川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在滨海美术馆开幕林泉清话—姜金军师生山水画作品展将于16日在潍坊寿光举行永恒的美——金砚·于栋华肖像画作品展将在国家画院美术中心举办天津闻道久慕书画院书画家到华明镇开展文化交流
首页 >> 综艺 >> 正文

《古砖花供》荣获2017年度中国好书!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8-04-24 16:40

  天津美术网讯 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出版人应有的文化使命和责任担当。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浙江省博物馆研究馆员王屹峰撰写的《古砖花供——六舟与19世纪的学术和艺术》一书,获得由中宣部出版局、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组织评选的“2017中国好书”。这是近年来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文类聚”创新团队携手社会专家学者努力打造文化学术精品图书的重要成果之一。

  晚清年间享有“九能儒僧”之誉的六舟,有着传奇的人生与卓绝的才艺。浙江省博物馆考古学者王屹峰先生历时十多年,重新追寻六舟和尚一生踪迹,钩沉稽古,爬梳剔抉,考索出六舟当年在金石收藏、学术研究、艺术创新方面的种种遭逢际遇与执着追求,详尽描述了他在八破、全形拓、古砖花供三种直接以金石学为学术根柢与形式语言的艺术创新实践中的渊源脉络、技法特征、喻义功能,揭示了中国传统观念中对于“金石千秋”的美好祈愿,其从帝王政治梦想走向世俗生活的嬗变,也折射出传统金石学在涵盖学术旨趣、审美追求、社会风尚与生活方式方面的博大精深。

  书中所展现的六舟和尚多才多艺的一生,表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一种丰富纯粹的艺术人生是如何实现的,值得读者学习和借鉴。

    颁奖词

  本书是关于清代“九能儒僧”六舟和尚生平和其学术成就的一部专著。作者以追踪六舟一生行迹的方式,深入考察探究了六舟的心路历程及其在晚清学术与艺术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小中见大,再现那一时代的美学风尚、艺术风气。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胡小罕上台领奖

《古砖花供》作者王屹峰接受主持人专访

王屹峰著
《古砖花供—六舟与19世纪的学术和艺术》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7年10月出版

  内容简介

  六舟是清代一位才华卓越而又非常有趣的和尚,在书画、篆刻、制砚、刻竹、书画装裱、书籍装帧等方面皆有不俗的造诣;在八破画、全形拓及古砖花供等新型艺术领域,则更是开创性的人物。他有强烈的野外考古兴趣和热情,经常四处游览,实地访碑,棰拓考证。

  六舟的传奇生涯引发了浙江省博物馆王屹峰的极大兴趣,他借助馆内丰富的六舟藏品,通过追随六舟当年人生足迹的方式,实地勘察其生活场所,多方搜寻资料,钩沉稽古,苦心孤诣,撰成此书。全书以九能儒僧、囤碑搜字、磨砖作镜、古砖花供四个篇章,全面展示了六舟的生平、行踪、交游、艺术成就等。作者用精到的语言,实证的材料,并配合三百余幅精彩图版,向我们介绍了六舟在八破、全形拓、古砖花供这三种直接以金石学为学术根柢与形式语言的艺术创新实践中的渊源脉络、技法特征和喻义功能,从而以这样一个切片,呈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学术、对于生活、对于审美的综合认知,将清代以金石学为代表的传统学术与朋友圈的文化唱和、艺术的综合维度和江南的人世情怀、个体的文化追索与国族的文化血脉有机融合。

  作者简介

  王屹峰,男,1969年出生,浙江萧山(今属杭州)人。杭州大学(今属浙江大学)历史系文博专业毕业。现供职于浙江省博物馆,研究馆员,《东方博物》编辑部主任。曾参与跨湖桥遗址(新石器时代)、前山窑址(春秋战国)、金山遗址(新石器时代—南宋)等遗址的发掘。出版专著《中国南方原始瓷窑业研究》、《古砖花供——六舟与19世纪的学术和艺术》。

  僧六舟(1791—1858),字达受,俗姓姚,清代浙江海宁人。幼即出家于盐官北郊白马庙,曾任湖州演教寺、苏州沧浪亭、杭州净慈寺方丈。喜访碑,善金石学,精全形拓,创墨拓八破、古砖花供等多种艺术形式,影响深远。

  六舟和尚被称为“九能儒僧”,释业之外,对于金石书画特别感兴趣,自述“一生之行谊志乎此,一生之嗜好亦志乎此”。他在书画、篆刻、制砚、刻竹、书画装裱、书籍装帧等方面都有不俗的造诣,而在全形拓,以及古砖花供、八破画等新型艺术领域,更是属于开创性的人物之一,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名家推荐 

  六舟和尚是一位具有很高品位的艺僧,也是真懂中国艺术的人。他一生痴迷金石,遍访天下名迹,与大量艺术家有交往,并创造或丰富了全形拓、古砖花供、八破等艺术形式。他的艺术探索的道路是清代中期以后传统艺术发展的一个缩影。王屹峰先生的这本著作是近年来艺术史研究少有的佳作,作者甚至亲访六舟当年所历之地,发掘大量珍贵的史料,写来极富情趣,叙述娓娓道来,学术价值高,对读者深具吸引力。

——朱良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一本学术著作写得扎实有力并不太难,难的是同时有着动人的情怀。这本书,写金石僧六舟的生平、艺术与学术,有考据,有叙事,有思考;有物,有人,有故事。我没有见过作者,我常常感觉他就是六舟的化身。这是文字带给我的错觉,真奇妙。

——郑岩(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史学者)

  艺术家文化背景不同,时空境遇不同,往往各行其道,却常常不谋而合。从逼真透视到随意拼贴,这是西方艺术史的一个熟悉的故事。谁又想到,在远隔西方的一位中国僧人,凭他的超人悟性和不拘一格的敏锐,居然也悟出了同样的路数。他的全形拓,将三维立体化为平面章法,看似杂乱无章,堆叠一起,居然错落有致。这,便是所谓八破。意趣上与毕加索异曲同工。只不过中国僧人捷足先登,率先进入了那个拼贴的迷宫。

  《古砖花供》这本书,叙述的便是这么一个世界艺术史背景下的中国故事。作者尾随道光年间僧人的寻碑探秘的足迹,带领我们走近了那个才情横溢,却又神秘莫测的六舟和尚和他的迷宫世界。经作者指点迷津,卷毕,我们方才领悟,原来,禅机奥秘,尽可以融入金石趣味之中,不落言筌。其妙处玲珑透彻、不可凑泊,言有尽而意无穷。

——汪悦进(美国哈佛大学美术史与建筑史系教授)

  王屹峰所做的六舟研究无疑是开拓性的,可说是颠覆了当代人对19世纪视觉文化的理解。六舟本人就是一位开拓者,也是一位优秀的视觉艺术家。在深耕中国艺术传统和书法的同时,他也颇具实验性,竭力超越传统,甚至开始创作与绘画无关的作品。当然,这一切都与绘画、书法息息相关,但他还创作了源自拓片的作品,并且将拓片与绘画结合起来,这无疑是一场革命。不仅是一场革命,还对后世的艺术家产生了难以置信的影响。人们很少谈及六舟,但显然,在他生前、身后,大家对他的作品都很了解,而在19世纪甚至20世纪初,它们还出现在了中国文学作品中。六舟的作品最终得到了理解并进入了中国文化前沿阵地,这一点至关重要。王屹峰不仅在研究六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而且在阐释六舟对后世艺术的影响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我与王屹峰相识多年。彼时,我正在研究八破图和博古图。就八破和博古,我们展开了诸多讨论,当然,也谈论六舟。从很多方面来讲,我觉得王屹峰就是六舟。他充满热情,是开拓者,也是实验家。他从不流俗,敢于冒险。我相信,他这部非凡的作品,将被历代沿用,并将使全世界几代艺术家、艺术史学者、艺术爱好者和文艺人士受益匪浅。

——白铃安(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中国艺术部主任)

  内页展示

 

    重访之旅

    文/王屹峰

  六舟上人是位非常有趣的人。

  有清一代,如此入世的出家人,恐无出其右者。身为僧侣,却谨遵经世致用之道;又为学者,不讳四出谋生;学富五车,但喜标榜孩童游戏。当然,终其一生,虽从未见他谈及玄奥的禅理,却也一直踏踏实实地为寺院做着足传后世的事业。我对他各种身份的另外一面甚感兴趣。

  观其学风,六舟非宗行脚取经的法显和玄奘,而崇山林访碑的顾炎武和黄易之辈。实地访碑、亲手椎拓,与现代考古学及文物保护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我曾从事过野外调查、记录、保护、维修和考古发掘工作多年,很容易与六舟的访碑行为与实证态度产生共鸣。

  道光年间,六舟数至萧山祇园寺,访碑、会友、下榻。巧的是,祇园寺的僧房也曾是我的办公场所。跨越一百五六十年的时空,不得不感慨缘分的神奇。

六舟出家处白马庙故址现有建筑

作者在祇园寺曾经的办公室外

演教寺内保存的古代建筑构件 

  然而,清代访碑者中,黄易、吴大澂之辈学界皆知,却罕有识六舟者。十五年前的某日,我兴趣大发,意欲寻找六舟的遗物和重走其访碑路线,一经实践,便惊喜不断。

王屹峰寻访海宁安国寺遗址

王屹峰与陆易在海宁平安桥 寻访白马庙遗址

  钱镜塘乃六舟同乡,亦为浙江海宁人氏,一生孜孜以求乡贤金石书画,每有所得便不厌其烦地题其生平。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六舟遗物,可谓海内外公私藏家中最富且精者,实仰赖钱镜塘的收藏和捐献。

海宁盐官 安澜园遗址俯瞰

  浙江省博物馆的同事们,无论职务与岗位,皆无需原由地给予我倾力支持,或使我得以摩挲实物,或助我收集资料,或允我使用图片以供细致研究和出版之需,十余年来,眼界大开。更有诸多各地的单位及个人,无论相识与否,均秉持开明的学术态度,无私地为我提供图片及文献资料以供研究和出版之需。持续之久,受惠之多,以至于无法一一列名。借此机会,谨表我由衷的感谢和敬意!

2013年波士顿白玲安女士和陆易在浙博库房看六舟百岁图

  与历史研究一样,文物考古研究也只能修复某些片段,而无法复原过去的一切——也非研究的目的,故习惯于不会在某个空白片段处过分纠结。然而,每当获知六舟某件遗物线索,又久久寻找不得而无可奈何之时,却总会有人送来我本已不抱希望的资料。同时,重访之旅也出乎意料地顺利,似可借用六舟“有如神灵呵护”之语来概括。

  重访旅行的目标是六舟常住过或访问过的寺庙、名胜以及访碑之处,有些地方我曾经到访过,故原本便知道依然存在,如绍兴的大禹陵窆石、上虞的曹娥碑、杭州的寺庙和石窟造像及题名,但更多地方的现状事先并不知晓。到访后,目的地中,有的确实早已面目全非,遗迹也了无踪影。然而,多数情况却颇有些意外,或遗迹可见,或故址上尚有重兴之构,最为重要的是,六舟曾长住过的白马庙、演教寺、沧浪亭、净慈寺四处均可寻得。

  百余年来,中华大地的沧海桑田,世人皆知,希望越少以免失望越多乃是重访之旅出发之前的真实心态。从文献可知,一百五十年之前白马庙已为太平军所毁,演教寺系湖州农村小镇一处不为人重视的小庙而已,故寻访白马庙故址和演教寺,仅是实证思维作用下的心理安慰之行罢了。然而,结果却使人兴奋不已,不但在白马庙故址寻得遗物、碑记,确定了具体位置,而且发现演教寺也依然存在。这无疑在鼓励我继续旅行。实际上也是收获颇丰,如苏州沧浪亭及江苏巡抚衙门、扬州阮元宅第、宁波七佛寺、天台诸胜、杭州飞来峰题名……每寻得一处,便流连忘返,仿佛分享着六舟当年的喜悦,竟无法言传。

六舟木刻翻拓《焦山周鼎款識》  朵雲軒1998年秋季拍賣

六舟拓阮元藏齊侯罍全形  浙江省博物館藏

六舟全形拓《周龢鐘款識》  浙江省博物館藏

  我主要从事古代陶瓷考古与研究工作,关于六舟的著述,甚至连安身立命都算不上,乃完全凭兴趣所致,可谓非常纯粹的以非盈利为目的之学术自觉,但这并非意味着不会产生费用。重访之旅,并无公费,全凭己出,所耗赀财,颇有数目,故旅途中常需掐指计算。这无意间让我开始疑惑六舟一生的访碑费用和收藏资金从何而来。虽非专门研究,但多年来一直对古代财政史兴趣盎然,对宏观财政史的一知半解,促使我时常思考更为具象和更易理解的、具体的财政执行情况,如古代瓷器生产的经费来源及拨付权限、作坊盈利途径、税赋等诸多问题。对于历史长河中每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而言,很难想象可以没有财物的支持而得以生存,更遑论生产任何物件,直至做出一番事业,故微观财务状况是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反过来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探究宏观规律。

六舟拓《全形花插》  撿雲書屋主人蔣再鳴藏

六舟全形拓《芸窗清供》  浙江省博物館藏

  可以说,在写作过程中探索六舟的财务情况无意间成为了贯穿全书的线索。在第一单元,我尝试探讨他从小出家的原因,白马庙又是通过何种形式吸引资产捐赠以维持日常开销,以及僧侣的私房衣钵钱与寺院的公共资产之间的区别。在第二单元,试图分析他旅行、访碑的费用从何而来,为何选择如此的访碑路线和交通方式,以及其与馆业目的地之间存在的联系。在第三单元,讨论了他收藏金石书画的资金来源和如何像普通士绅那样通过馆业获得报酬及其消费特点。第四单元则是全书的重点,受资金的限制,年轻的六舟为获得金石文字计,不得不在断垣残壁间四处搜寻,以便宜的椎拓替代昂贵的收藏,运用和改良传统记录技术以便开展学术研究,同样因支绌的财务状况以及在社交过程中的争胜初衷,以己之长的无意之举,却创造出八破、古砖花供之类与众不同的新型艺术形式。

六舟拓《百歲圖》  浙江省博物館藏

 上海圖書館藏六舟拓《百歲祝壽圖》(浙江省博物館《六舟——一位金石僧的藝術世界》)

  寻找遗物、重访路线,本无意为此撰写一部六舟的传记。儒家政权宏观背景下的个体偶然所导致的学术与艺术变化,才是我的兴趣所在,其线索隐藏于教育背景、学术活动、社会交往以及所选择的日常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例如,六舟对封泥的兴趣与分享活动,引起他所处交往圈的关注,虽然他本人并无学术计划,但却影响朋辈形成了封泥的专门研究。通过重访活动,直观感受六舟所处的环境,尽力触及他的心路历程,尝试把握其在晚清学术与艺术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具体作用。六舟的学术与艺术成就也并无大书特书之处,他的影响也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但广泛而持久,沁入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早期的学术领域、社会的艺术品位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六舟学术与艺术生涯中的规律性因素,同样作用于当下的社会。

六舟拓韓世忠翠微亭題名  浙江省博物館藏

  任何一种学术概念及方法论的视角都只能触及关注对象的某个或几个侧面,而无法覆盖全部。本书没有套用任何成熟的理论框架,而仅是适时、零星地借鉴了考古学、艺术史研究方法论中的某些具体手段。这也在于我本人学术背景的欠缺,但阴阳相生,或许并非是件不好的事情,谁知道呢。但无论如何,金石书画领域毕竟非我所长,以己之短的尝试,只为喜欢六舟的有趣。既需要方家的指正与包容,又希望有志者可以更多地关注此类“小人物”。

 武定二年造像六舟拓本(《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彙編》第6冊)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提议和帮助我出版此书的赖毓芝、屈笃仕、蒋建春、黄文玲诸友以及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还要特别感谢师姊朱传荣和白玲安(Nancy Berliner)带我进入那个神奇的八破世界。

来源:雅昌艺术网 责任编辑:简宁
53K
>>相关新闻
• 揭秘美术艺考阅卷:考察绘画能力 发现不了天才
• 公共外交文化交流中心举办“中欧国际艺术交流展”
• 张同禄从艺60周年成就展在京开幕
• 《灰色的调色板:我在美院》出版发行
• 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名单公布
• 张岩艺术作品展在北京视觉经典美术馆开幕
• 76岁赵忠祥网上卖书法 每幅3980元?
• 96岁高寿艺术家戴泽传承徐悲鸿艺术衣钵
• 全国艺术硕士美术指导教师优秀作品巡展在天美开幕
• 静观西南——成都书画家作品展在港开幕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李小可师生作品展在天津举办 李小可师生作品展在天津举办
  • 为艺术家姚景卿七十华诞送祝福 为艺术家姚景卿七十华诞送祝福
  • 纪振民、姬俊尧荣获十大年度人物 纪振民、姬俊尧荣获十大年度人物
  • 王爱宗教授南开大学开讲 王爱宗教授南开大学开讲
  • 2018天津大学生水彩画展开幕 2018天津大学生水彩画展开幕
  • 王焕墉先生追思会在天津举行 王焕墉先生追思会在天津举行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