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冯骥才《俗世奇人》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郭文伟的焦墨海洋画:铿锵雄浑的自然交响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大使代办郭燕会见书画名家霍春阳著名画家郑连群:中国画的文学内涵纪念爱新觉罗·溥佐百年诞辰专题中国当代名家霍春阳书画艺术展在日本东京举行 今晚书画家艺术交流中心成立三周年举行毓岳谈溥佐生前二三事:乐观主义的父亲张明光:溥佐先生是松风画会中的杰出人物戴世隆:溥佐先生人品画品都在画里是多年的修养赵毅:溥佐先生集书卷气、庙堂气、富贵气于一身毓岳:爱新觉罗画派的马重神韵 显龙马精神毓峋谈父亲溥佐:他给了我们最大的自由发展空间当代与传统的相撞相融—马霑、郝跃先扇意展举行朱浩云:历代名家画《长江万里图》解读老中青三代版画家最新力作亮相恭王府西泠印社2018秋拍启动上海公开征集藏品第二届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在贵州开幕北京中关村举行中青年书法(美术)作品展2018春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报告发布著名画家郑连群:中国画的文学内涵中国当代名家霍春阳书画艺术展在日本东京举行今晚书画家艺术交流中心成立三周年暨嘉信首届旅游文化节举行纪念爱新觉罗·溥佐百年诞辰访谈实录当代与传统的相撞相融—马霑、郝跃先扇意主题绘画展在易乐迪举行台湾油画家首次在津办个展 李长青作品展在十方雅集画廊开幕天津滨海·内蒙古乌海书法交流展在滨海美术馆开展水墨崇高-高山、高新越中美巡回展在美国展出天津视角-2018天津青年油画家邀请展在滨海美术馆开幕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建军91周年名家书画展开幕海上归来 尽致完善——隋家祐书画成就展在空港经济区文化中心开幕李叔同艺术教育馆在天津市美术中学落成 从教107周年画展同期举行翰墨澄怀—2018庆“八一”天津市群艺国画沙龙作品展开幕黑宣金彩 盛世丹青—李尔山家庭艺术特展在大同市和阳美术馆开幕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八一建军节名家书画作品展将举办
首页 >> 综艺 >> 正文

冯骥才《俗世奇人》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8-08-11 21:32


冯骥才作品《俗世奇人》


冯骥才

  天津美术网讯 8月11日,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评选揭晓,共产生了七个奖项的获奖作品。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冯骥才2016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俗世奇人》(足本)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俗世奇人》是冯骥才近年来备受欢迎的短篇小说集,他选取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民间各种怪异人物,每人一篇,往往寥寥数笔,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由于篇幅极短,《俗世奇人》又被视作“小小说”或“微小说”的标杆之作。其中,《刷子李》《好嘴杨巴》《泥人张》等多篇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201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冯骥才创作的《俗世奇人》及《俗世奇人新篇》共36篇小说合出一本,冯骥才以漫画的笔法,亲自为每个人物绘制插图,是为《俗世奇人》(足本)。

  鲁迅文学奖创立于1986年,每四年一届,是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先生命名的文学奖项。与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中国四大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旨在奖励优秀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的创作,奖励中外文学作品的翻译,推动中国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获奖是对我的鼓励。‘这个老头儿还在努力写东西。’”

  在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的评选过程中,冯骥才与王蒙、王安忆、张抗抗等文坛老将名家的作品一起参与角逐奖项。此番获奖,冯骥才坦言并没有心潮澎湃,更多的是感谢。

  “我今年76岁了,我觉得我老了,鲁迅文学奖更应该属于年轻人。1979年,我第一次获得文学奖的作品是小说《雕花烟斗》,那会儿全国刚有小说奖。当时天津有两位作家获奖,除了我还有作家蒋子龙的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从第一次获奖至今将近40年,冯骥才创作的作品有上千万字,国内外有200多个版本,获奖更是不可胜数。

  “年轻人获奖时特别兴奋,奖项对于年轻人是很大的鼓励,因为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到我现在七十多岁的年纪再获奖,就是读者、文学界对我的鼓励,还希望我能写点东西。说‘这个老头儿还在努力写东西。’”冯骥才的言语中不失文人的幽默和调侃。

  “今年年初,中国文联刚刚给我颁发一个文化遗产保护的终身成就奖,现在这项工作我还在做。”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冯骥才把“生命的蛋糕”绝大部分给了文化遗产保护和抢救工作,文学创作似乎远离了他。“因为国家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城市大规模的建设带来很大的问题,就是对我们文化遗产的冲击,实际上也是对我们传统文化载体的冲击。这种冲击是巨大的、带有破坏性的。我们就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担任主席的15年时间里,冯骥才发起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这件事一做就是十几年。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冯骥才带领全国的文化学者、文化工作者对我国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所有的民间文化做抢救、普查、登记工作。同时建立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冯骥才的倡导下,国家还启动了传统村落保护工程。直到现在,冯骥才还是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这项工作量之大,冯骥才用了一组数字来对比。“面对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评出1000多项国家级项目,而我们要面对的文化遗产却有两三万种之多。做传统村落保护,我们面对的是中国200多万个古村落,从中选出保护完好的村落列入国家保护的范畴,这个工作量太大了。现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是1372项,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的是4153个。工作量这么大的事情,我没办法写作。”

  在冯骥才看来,写作是个人的事,而文化遗产保护是中华民族的事。“如果我们不抢救、不保护,她要是没有了,我们下一代人永远见不到了。”所以,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写作之间,冯骥才没有其他选择。

    “创作《俗世奇人》,我想把天津人留在纸上”

  20世纪90年代末,冯骥才写了几篇《俗世奇人》短篇小说之后,便开始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再没有一点写作的时间。到了2013年,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阶段性成果,71岁的冯骥才忽然发现,他做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到全国各地跑的时候“已经爬不了山了,走不了太远的路了。”这时候,冯骥才在书房的时间多了,他才开始写作。

  《俗世奇人》中的大部分篇幅就是这个时候写出来的。这也是冯骥才从文化遗产保护、田野抢救工作回到书房之后写的第一本小说。

  祖籍浙江宁波,却生于天津、长于天津,冯骥才一辈子没离开过天津。他几乎把天津当作自己的“第一故乡”。“我太熟悉这个城市了,我身上有太多天津的东西,从骨子里热爱这座城市,我热爱脚下这块土地,我爱这土地上的人,这也是我写《俗世奇人》最重要的原因。”谈到天津和天津人,冯骥才说的最多的就是“爱”。“我喜欢天津人的性格,我也喜欢天津人的缺点。”

  “天津人具备独特的东西是外地人所没有的。比如天津人的厚道,讲人情,义气,幽默,强梁,豪爽,讲面子,天津是一个很讲文明的城市。”冯骥才毫不吝惜给了天津这座城市太多的喜爱和褒奖。《俗世奇人》里各种手艺人,冯骥才从小跟他们打交道。“‘太熟悉了。’我特别希望把天津人留在纸上,所以写了《俗世奇人》。《俗世奇人》里的人物加在一起就是天津人。”

  冯骥才创作的中篇小说《神鞭》1985年获全国中篇小说奖,他的很多获奖小说都是与天津紧密相连的。现在,《俗世奇人》被翻译成俄文、韩文、法文出版,最近又在翻译成英文版。冯骥才对于天津的偏爱,已经随着各国语言,传递给了世界各国读者。

  “我自己所从事我热爱的事情,谁也没有权利给我画上句号,我自己也没有。只有生命可以。”对于用生命热爱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文学创作,冯骥才誓要做一辈子。(津云新闻记者吴宏)

来源:津云 责任编辑:正轩
53K
>>相关新闻
• 冯骥才:若不把自己的文化当回事 那谁也救不了
• 冯骥才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荣誉称号
• 热心读者为作家办展 冯骥才先生上演签名“马拉松”
• 冯骥才:艺术家书画没变化和进步 画价为何每年都涨
• 画价应遵循市场规律而不是艺术规律?
• 民间工艺不能盲目借鉴 更不能把“手艺”丢掉
• 民协主席冯骥才谈过年:生活理想化 理想生活化
• 冯骥才:福字是最深切的春节符号
• 唐卡文化档案田野普查启动 冯骥才任项目首席专家
• 冯骥才韩美林携手保护民间艺术“天津皇会”
• 组图:书画艺术大师王学仲病逝 冯骥才吊唁追忆
• 天津画院党组书记张桂元一行拜访冯骥才先生
• 冯骥才反对用文化产业考量政绩:官员敬畏文化即可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贾广健:画院发展要有大舞台 贾广健:画院发展要有大舞台
  • 天津中国画学会首届作品展开幕 天津中国画学会首届作品展开幕
  • “当代玩家”刘栋论道茶与金石 “当代玩家”刘栋论道茶与金石
  • 马孟杰中国梦系列书道展在东京开幕 马孟杰中国梦系列书道展在东京开幕
  • 南开画院建院40周年书画作品展 南开画院建院40周年书画作品展
  •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作品展开幕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作品展开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