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前言
1968年,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南京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开创了我国“自力更生”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大桥以宏大的规模、现代化的科技水平和繁复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准,反映了新中国在艰难环境下“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建设成就。从那一刻起,南京长江大桥就不只是交通意义上的桥梁,而是见证中国崛起的精神之桥、是代表“中国制造”与“大国工匠”的经典之桥、也是体现“双百”方针和文化自信的艺术之桥。作为文艺样式中红极一时的绝对主角,从大桥的主题中诞生了无数艺术精品。以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美术馆的专业画家和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为代表,全国各地的画家都创作过各式各样表现南京长江大桥的作品,有的堪称经典。而大桥的符号不仅在当时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宣传画等主题性美术创作,更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伴随着一代中国人的成长,留下了无法抹去的情感印迹:小到粮票、烟标、橡皮、糖纸;大到年画、月历、课本、练习簿,甚至照相馆的布景——也许当年您并未来过南京,照相薄里却留有您与南京长江大桥的珍贵合影。
2018年,是南京长江大桥陪伴我们走过的第50个年头。50岁,一个阅历丰富而充满智慧的年纪。这位屹立在长江中的智者,也是我们伟大、崇高又平和、亲切的老朋友,和千千万万名为“大桥”的中国人一起,“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未来还将引导和伴随下一代继续前行。作为同样座落在南京、具有80年历史的中国第一座公立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见证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壮丽时刻。早在大桥建设初期,我们就开始持续关注并收藏了相关经典美术作品,至今已积累了相当规模。在大桥50华诞之际,特此举办这场庄严且不失情感共鸣的生日活动:“大桥记忆——南京长江大桥主题艺术作品及史料巡展”。试图从绘画的角度切入,贯穿大桥的多种图式,挖掘大桥全方位的美。以艺术的再现手段,为观众建立一种可视化的城市记忆。让我们回到那个拼搏向上的年代,再现当时人们在物质极其匮乏的艰难中坚持社会主义建设的饱满热情,讴歌新中国第一代桥梁工人的精神向度,并记录下这一国家工程所蕴含的独特桥梁美学与生活美学。从中思考公共景观如何通过艺术的形式被时代记录并随时代变迁,由此产生符号演变的独特轨迹。最终,我们希望能将大桥背后所彰显的集体记忆和情感联结传递给下一代人。
本次展览是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的秋季特展,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2019年,还将在长江沿线城市进行巡展。从立项之初,这一计划就得到了各行各业热爱大桥的人们的鼎力相助。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横跨各个年龄段,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生的“三零后”到成长于本世纪的“零零后”——这也足以证明,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一个属于全国人民的精神地标和一种历史美学的载体,依然在持续不断地释放着巨大的社会能量。
今天,长江上已建成的和在建中的跨江大桥超过60座,平均不到50公里就有一座特大桥。如此数量和密度,在世界任何一条大江大河上,都是空前的。建造作为超级工程的世界级桥梁,不仅代表着中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最高水平,也是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重要展示。活跃在国际桥梁舞台上的中国制造,早已接近全球市场的一半左右——而南京长江大桥,正是这一切的起点。
是为序。
江苏省美术馆馆长
徐惠泉
2018年9月
展览现场:
“大桥记忆”展览意义概要
(详细内容请参照徐馆长前言)
“大桥记忆——南京长江大桥主题艺术作品及史料巡展”是江苏省美术馆今年最重要的年度特展。该展览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2019年,还将在长江沿线城市进行巡展。从立项之初,这一计划就得到了各行各业热爱大桥的人们的鼎力相助。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横跨各个年龄段,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生的“三零后”到成长于本世纪的“零零后”——这也足以证明,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一个属于全国人民的精神地标和一种历史美学的载体,依然在持续不断地释放着巨大的社会能量。
“这是江苏省美术馆自主策划,筹备了一年多时间的年度重要展览,也是我们美术馆策展人在当今语境下所希望探讨:‘美术馆该做什么样的展览’的一种尝试与主张”本次展览的总策展人,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徐惠泉说道:“江苏省美术馆是中国第一座公立美术馆,这样一座具有80年历史的老馆,呈现南京长江大桥这样一个凝聚了国家、民族和人民共同记忆的主题,是应有之义。”
“南京长江大桥不只是交通意义上的桥梁,它还是见证了中国崛起的精神之桥、是代表‘中国制造’与’大国工匠’的经典之桥,也是体现’双百’方针和文化自信的艺术之桥。”徐惠泉如此总结南京长江大桥的当代意义。
“今天,长江上已建成的和在建中的跨江大桥已超过60座,平均不到50公里就有一座特大桥。活跃在国际桥梁舞台上的中国制造,早已接近全球市场的一半左右——而南京长江大桥,正是这一切的起点。”徐惠泉说,通过这次展览,希望能让观众重新回到那个拼搏向上的年代,领略这一国家工程中所蕴含的独特桥梁美学与生活美学。
部分参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