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12月8日至9日,由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和川美艺术与乡村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寻乡之径——艺术乡建与文化遗产专题论坛”及在地考察活动在重庆四川美院举行。此次论坛的举办,既是对不久前成立的艺术与乡村研究院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川美未来乡村文化建设方向的展望。
8日上午,专题论坛率先在川美大学城校区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相关学者,从乡建的意义、建筑设计、大地艺术节、地域生态、乡建模式、民间手艺等各个角度进行了学术报告和研讨。
川美美术学系苟欣文教授在论坛上致辞
川美美术学系苟欣文教授表示,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相结合,是当代艺术转型的必然要求,对乡村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要尊重生态环境和历史遗存,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关注使用者及其生存语境的相关性。
苟欣文认为“本次论坛的举办旨在用多层次手段,保存和传播乡村传统和乡村生活,以特色形成产业生态,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开拓多学科交叉、多元交互的科研模式,唤醒和培养村民的文化自信。”他补充说:“面对大量乡村传统文化的毁坏与消亡,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显得迫切,只有留住民风民俗和乡村的记忆与灵魂,才能够使乡村更加美丽,让乡村真正成为‘记得住乡愁,留的住乡情’的文化载体。”
中国乡建院建筑师傅英斌在论坛上发言
中国乡建院建筑师傅英斌首先作了《乡村中的设计关怀》主题报告。他通过分析当下乡建热潮中面临的各种乡村建设的困扰,总结当下乡村面临的困境和矛盾,他认为当下乡村建筑的问题根源之一在于城市文化的生硬介入,80年代乡村建筑存在的普遍问题在于对城市建筑的简单模仿。
傅英斌在乡村的建筑设计既不是传统风格的延续,也非突出标新立异的个性。他认为乡村建筑设计应围绕天地人神的精神信仰和日常功用。结合当地自然和人文历史,突出公共空间和日常使用的价值,建筑风格低调谦和。
在案例展示中,傅英斌介绍了贵州遵义桐梓县的乡村建筑中敬字炉、红军墓、儿童乐园、垃圾分类等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分享了设计师如何通过建设介入,配合当下乡村振兴,为乡村复兴提供空间策略上的支持以及相关经验。
日本美术评论家福住廉在论坛上发言
日本美术评论家福住廉的讲座《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的实践与思考》介绍了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的相关情况。今年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的游览人数达到了54万,中国旅游者的人数较以往也有了大幅度增长。福住廉认为艺术节在于持续性,仅仅一两届的艺术节是很难在当地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同时,福住廉认为艺术节能够成功举办的关键还在于激发当地人自身的创造力。福住廉在越后妻有地区策划的展览中,成功调动了当地人的积极性,一些65岁以上老人踊跃分享了自身的才艺技能。例如爱画画的80多岁老人,喜爱编织草鞋的老奶奶,爱唱卡拉OK的老者。
针对目前媒体对艺术节一片赞誉的情况,他希望不要夸大艺术对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所造成的影响。他公布了一组濑户内海艺术节之后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当地超过半数的居民认为艺术节对自己的生活没有或只有很少的影响力。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研究员欧阳甦在论坛上发言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研究员欧阳甦的《艺术在乡村文化建设链条中的站位》分享了莫干山乡建项目中的经验与所遇到的困惑。她致力于在拓展艺术边界的当代实践中,艺术介入社会生活、共同构建公共领域。她认为艺术参与乡村文化实践,是在了解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理解当地社会结构的基础上,融合不同阶层的需求,建立起融合开放的平台,创造交流与对话的机制,共同重塑乡村社会和文化生活。
四川美院副教授曾令香在论坛上发言
四川美院副教授曾令香的演讲题目是《艺术乡建的问题、策略与实践》。报告陈述了大历史的视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包豪斯、泰戈尔等),面对中国百年乡建,面对中国城乡迁徙背景下的乡建现场,探讨艺术乡建的问题、有效策略与实践。
讲座中,曾令香教授介绍了“西南田野创作社”,即用田野创作的方式来对整个大西南腹地的乡村或者城市空间进行了一个“游牧”方式的创作。这些创作实践不是大地艺术的方式,是一种对话和重塑,采用跨界融合的方式,是多元互动、就地取材,进行内容制造和空间激活。
曾令香强调艺术家应以无知者的心态面临现场,在现场激发共同价值重塑,地方记忆保存,进行持续的沟通与交流,发挥艺术融入人、融于自然的优势。艺术应该浸润大地,而不是一种简单的介入。
波兰华沙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艾娃在论坛上发言
来自波兰华沙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艾娃(Ewa Maria Śmigielska)通过华沙乡村艺术基地的案例,介绍了在该领域的艺术作品案例,从跨文化和地域视角提供的国际化艺术乡建经验。
讲座中她介绍了华沙美院的院校机制是将设计、理论、艺术结合在一起,乡村和学校的教学是一体的。设计最重要的是社群和社会的需求。她特别强调了学院教学的特点。教师首先使学生慢慢变得谦卑,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再让学生体会自身与空间、与自然、与人产生的互动关系,在工作室创作作品,最后才会接触社会,创作作品。
艾娃教授还分享了华沙美院和四川美院在重庆王家湾地区建立的工作坊项目。在只有4天时间的工作坊期间,学生们历经了非常多的困难,住在村民家里,慢慢了解接触熟悉,最终学生们的作品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副教授胡月文在论坛上发言
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副教授胡月文演讲的题目是《以身为度,相地而建》。她的研究方向是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生态环境研究、建筑历史与理论。讲座通过河西走廊石窟寺与墓室壁画的影像分析,确定河西走廊一带地域建筑所具有的独特“坞堡”形式;以及丝绸之路西域与河西走廊地域民居建筑文化在交融中的互为体现;追溯丝绸之路河西走廊地域民居建筑形态的文化延伸,有利于地域物质文化保护研究的进一步推进。
胡月文认为做乡建更应该反思它的社会文化属性。这种属性,其实就是要考虑它的地域性、文脉、社会地理特性。在案例中,胡月文介绍了蒋蔚的“马岔村民活动中心”、马青运的“玉山石柴”等建筑师的项目。并分享了全国范围内生土建筑和传统地域民生建筑的案例,引领听众去认知生态环境下地域建筑的文化特性,未来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是追求与延展乡土性、本原性、生态型文化在设计领域里的可行性运用。最终达到美美与同,合而不同的境界。
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展示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陈星宇在论坛上发言
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展示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陈星宇的讲座题目是《生命的延展——艺术作为一种补充介入村落》。他首先体察到村落本身具备的生命性与艺术肌理、村落的“自然生长”特性;他通过以柳荫镇东升村艺术介入村落方案为例,向听众讲述了村中四十多公里的“水渠”、村落的“织体”组织系统和村落在特定空间语境下“生长”的概念。在不破坏村落历史文脉,更为完整地认知、激发、延伸村落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他创作了很多独特的作品,例如他利用水渠创作了壮观的“点亮乡村”,在长达13公里的水渠上点亮红色灯光,水渠恍若蜿蜒的脉搏血管。利用水渠跨度形成的“月晷”则给村民在夜晚提供了巨大的时间刻度表。为了夜晚的照明,陈星宇还利用当地的竹筒制作了能够移动的“竹筒灯”。
挪威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马俊在论坛上发言
挪威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马俊的讲座题目是《无中生有与自下而上——乡村建设实践中对在地文化生长的些许观察》,马俊根据近年在乡建实践中对不同地区乡村现状中本地文化生成和发展的观察,选取了宋家沟、大寨、袁家村、华西村、司徒小镇等几个乡村发展模式展开讨论,话题主要围绕乡村中新文化的土壤生成与本地文化的再次升级。通过案例分析,他认为乡村振兴不仅是自上而下,也不能自下而上,作为乡建艺术工作者,恰恰是衔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最好的衔接点,用专业知识在村里投入。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副教授侯波在论坛上发言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副教授侯波的讲座主题为《乡建语境中的民间手艺生态观察》,她在讲座中分享了东升村的研培项目。在她带领学生在乡村进行竹编作品创作期间,令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竹编老艺人王师傅,王师傅并不是非遗传承人,平时的身份仍然是农民,但他却拥有非常娴熟的竹编和藤编技艺,正是在老艺人的指导和帮助下,她的学生非常圆满的完成了作品的创作。
竹编老艺人王师傅
她认为民间手艺是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创造、传承和演变有特定的生态语境,与区域民俗生态关系密切。民间工艺在乡村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文化意义。乡土语境中的传统手艺,不可逆转地在现代社会走向衰落。但在这一途径中,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记录一个现在还活着的村庄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讲师徐琪歆在论坛上发言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讲师徐琪歆演讲题目是《圣地的形成与转变——大足宝顶山案例研究》。她通过“文物”到“文化遗产”的概念分析、和宝顶山圣地身份的形成与转变、梳理价值构成及影响,说明现行标准下的宝顶山的价值评判存在着一定缺陷。通过融合“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之间的界限,从“场所”与“精神”两个方面解析宝顶山宗教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为宝顶山作为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与价值阐释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
徐琪歆介绍的“活态宗教遗产:保护圣地”的概念,是对地方和民族文化的表达与实践的尊重,赋予圣地以真实的意义,保护和促进文化丰富的多样性,以及共享历史知识,建立不同社群的相互对话。
本次论坛还特别邀请了乡建专家渠岩与左靖在川美小剧场做了专题讲座。
12月5日,渠岩做了《标靶时代的乡村世界:空间、现代性、艺术实践》的专题讲座。他认为艺术“介入”乡村,“要有一定的文化建构色彩,要基于目标社会及对象群体的文化主体性与历史情景,进行开放式的相互启蒙与互为主体的实践。其次,艺术介入乡村的过程超出了单一的审美实践,它是在社会的现实中,构筑一种能与地方文化生态,权力网络和信仰体系发生持续关系的能量源。”
渠岩还介绍了他在山西许村和广东青田一北一南两个项目。许村是从“艺术”入手,寻找乡村文明密码;青田则从“乡土”开始,构建乡村文明社会。针对青田村,渠岩在尊重青田的地方特点基础上,制定了青田九条范式,内容包括历史、经济、信仰、礼俗、教育、环境、农作、民艺、审美等方面。渠岩尤其对乡村的传统礼俗信仰,人与神的关系,人与家的关系,血脉信仰关系的重视。针对青田村的刘家祠堂、青藤书院、关帝庙堂、老宅修复,水系治理重点项目做了重新的规划与治理。
12月10日,策展人左靖作了《我的乡建历程(2011-2018)》的主题报告。左靖以在安徽、贵州和云南从事的乡村建设为例,介绍如何面对中国不同的乡村现实,尝试在体制中寻找差异化机制,以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来保护和传播乡土文化,激活和输出乡村价值,勾连城市和乡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以及如何发掘和整理在地文化,使之具备服务社区的教育功能。
专家学者在重庆北碚区柳荫镇的在地工作坊考察
“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四川美术学院竹编技艺、陶艺研修班阶段性成果展海报
“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四川美术学院竹编技艺、陶艺研修班阶段性成果展的工作照
“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四川美术学院竹编技艺、陶艺研修班阶段性成果展的作品
“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四川美术学院竹编技艺、陶艺研修班阶段性成果展的作品
“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四川美术学院竹编技艺、陶艺研修班阶段性成果展的作品
9日上午,王天祥教授带领相关学者来到重庆北碚,在北碚区柳荫镇老粮仓参观了“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四川美术学院竹编技艺、陶艺研修班阶段性成果展,随后又到王家湾祠堂、东升村等地进行了在地考察。
专家学者在重庆北碚区柳荫镇考察
柳荫镇东升村的“水渠”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王天祥带领专家学者在重庆北碚区柳荫镇考察
下午在东升村进行了专家自由研讨。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王天祥所作的报告主题为《关于柳荫在地工作坊的汇报》。他首先介绍了川美近年来在艺术乡建方面所实施的举措,包括对波兰和日本的乡建艺术调研、艺术乡建研究院的成立、北碚和柳荫等乡村基地的建立、四个工作坊的成立等工作项目。在讲座中,王教授以巴渝原乡“开放形式”在地工作坊为例,介绍了“村社艺术”的概念,这是一种有别于国际通行的乡村艺术,基于乡村地区血缘亲情的社区艺术,是一种指向心灵和精神家园的艺术。他指出“村社艺术”要融入乡村社区,具有生发意义,梳理信仰与心灵、人与自然、自我与他人的精神脉络。“村社艺术”具有多主体和跨学科的特点,以在地性、协作和对话的方式进行创作。
面对今天乡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房屋农田闲置、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村落建筑被拆毁、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王教授认为解决此类问题,需要一批充满理想主义勇于行动的工作者深入乡村田野,从鲜活的原乡现场中生发出问题,脱离商业设计思维,以开放的形式,依托社会设计,开创基于中国本土乡村文化,具有国际多元文化视角的乡村建设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