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人中奇逸——李铁夫艺术精品展”于2018年12月12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展览由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北京画院联合主办,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共同承办。
作为北京画院2018年的“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家系列展”收官之作,此次展览将全面涵盖李铁夫创作的油画、水彩、国画、书法等各个艺术门类,共汇聚广东省三家艺术机构所珍藏的李铁夫艺术精品73件套,为首都观众认识、欣赏李铁夫艺术的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
谁是李铁夫?
李铁夫,相信很多人都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而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李铁夫却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在他的身上笼罩着无数他人难以企及的光环。他被尊为“中国油画第一人”,孙中山先生曾称赞他是“东亚画坛第一巨擘”。李铁夫不但是迄今所知最早到海外学习西方艺术的中国人,还是同盟会的元老、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李铁夫曾言:“平生两大嗜好:一是革命,二是艺术。”这句话完美的阐释了李铁夫的人生。
李铁夫终身未娶,孑然一身,一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也给后人留下无数的谜团。他青年时期便赴北美谋生、求学,曾在海外生活四十年之久;他曾追随美国艺术大师萨金特、威廉·切斯等人学习,在美国艺坛取得傲人成绩;他曾组织开办华侨电影公司,并自任导演为宣传民主革命进行募捐。
回国后的李铁夫经历多次辗转流离,宏图难展,唯有寄情于艺术创作。而在新中国成立后,已经81岁高龄的李铁夫在人民政府邀请下,欣然从香港回到广州,为广东美术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最后的力量。李铁夫丰富而卓越的艺术成就,以及坎坷而传奇的人生经历,堪称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人中奇逸”。
还原李铁夫
1952年,李铁夫在广州去世,早在生前他便表示要将自己身边的美术作品与遗物全部无偿的捐赠给国家,这部分作品由其生前供职的华南文学艺术学院保存,后来该学院并入广州美术学院,由此广州美术学院也成为当今集藏李铁夫作品最完善的艺术机构。这批完整的捐赠也成为我们后人认识李铁夫、还原李铁夫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此次“人中奇逸——李铁夫艺术精品展”便是以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所藏的李铁夫捐赠作品为基础,同时系统梳理国内官方机构所藏的李铁夫艺术精品,向公众全面讲述这位“中国油画之父”的艺术与传奇人生。
展览依据李铁夫的艺术创作和人生轨迹分为三大主题板块。第一板块“油画创作与革命时刻”,集中展示李铁夫在海外的革命经历与归国前后的油画创作,如《音乐家像》、《画家冯钢百像》等堪称中国油画史上的经典作品都将在展览中与公众见面。
第二板块“水彩写生与动乱萍踪”重点梳理李铁夫归国后辗转多地的人生经历,以及根据自然写生所绘制的水彩作品。
第三板块“书画言志与隐喻象征”则意在突出李铁夫于中国传统水墨领域所进行的探索,尤其是鹰、虎等题材的水墨作品,集中的反映了李铁夫的耿介性格与关心国家命运的责任感,在展览中尤为引人关注。
重识李铁夫
在此次展览中,还专门设置了两个独立的单元为公众讲述李铁夫暮年归国后的主要人生经历和艺术主张:“李铁夫与广州美术学院”为大家详细讲述李铁夫与广州美术学院的渊源关系,以及李铁夫对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教学的诸多影响与贡献。“李铁夫与齐白石”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李铁夫对于艺术创作的追求。齐白石与李铁夫两位艺术大师虽然在生前并没有交集,但是李铁夫却对齐白石的艺术极为推崇,在艺术观念上两人也有颇多不谋而合之处。在早年的文献中,还曾出现过“北齐南李”的说法。齐白石是北京画院的首任名誉院长,北京画院也是世界上收藏齐白石作品最多的艺术机构。今天李铁夫的作品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也算齐、李二人在艺术的一次南北对话,堪称一段艺坛佳话。
一直以来,我们对于李铁夫艺术的认识过于片面化、碎片化。尤其是在北京地区,美术界的同仁和广大的艺术爱好者都知道李铁夫是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段传奇,但是却没有多少机会欣赏到李铁夫的艺术原作,对于李铁夫的学术研究更是无从谈起。此次广州美术学院与北京画院通力合作举办“人中奇逸——李铁夫艺术精品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李铁夫作品首次集中走出广东省,在首都北京进行展览。这无疑会为业内学者和社会公众提供一次全面认识、重识李铁夫艺术价值的绝佳机会。
此次展览将会横跨新年,截止至2019年1月13日结束。
艺术家简历
李铁夫(1869—1952),广东江门鹤山人。原名玉田,字昭龙,早年师从同乡吕辉生孝廉公,习诗文、书法、山水,喜绘画。16 岁随叔父到海外谋生与求学。
为中国最早赴西方攻研美术并达致高深造诣的艺术家, 中国近代油画艺术先驱;辛亥革命的元老之一;早年曾追随并襄助孙中山民主革命,协助其在加拿大、美国等地筹建兴中会、同盟会分会,并以自己所得画酬与奖金支援革命。
在西方的四十多年间,曾入多所艺术院校及机构研习,并自称追随名画家威廉·切斯(William Merritt Chase,1849-1916) 和约翰·萨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1856-1925) 多年,深得两氏艺术精髓。因对中国 传统文化有深厚的感情,亦擅长书法、水墨画。
1930 年归国,久居香港。曾于广州、广西、南京、四川、上海等地逗留、游历、展览、创作。1950 年,由人民政府派员迎接回广州,任华南文艺学院教授,当选华南文联副主席。(作者 薛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