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瓦木石扎土,油漆彩画糊”,俗称“八大作”,是紫禁城营造中最重要的部分。今天故宫在每一个修缮的环节,都力求遵循几百年前的传统。以紫禁城为代表的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内涵丰富,程序严整,技法精细。64岁的李永革,是国家级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他是故宫承上启下的第三代工匠。他风轻云淡地说,紫禁城所有的屋顶他都看过。
故宫曾有过3次大修,3次大修分别成就了几代工匠。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故宫制定了古建筑修缮的第一个五年治理与抢险规划,抢修大量年久失修的古建筑,重新油饰三大殿的外檐彩画等等。1956年,还启动了西北角楼落架大修。由于角楼复杂的结构,故宫力邀有“哲匠世家”之誉的原兴隆木厂的大木匠马进考、杜伯堂等为木结构施工指导。
当年凡是皇家建筑的修缮施工,都是御批后由内务府下达,由固定的木厂子承揽。清末时北京可以做官式活儿的木厂子有10多家。马家的兴隆厂,算是行业的老大,曾经有兴隆造三海之说,北海、颐和园、圆明园都是他们修的。马进考,是兴隆的第十三代掌作。
“故宫的古建筑修缮队伍在民国后就零落了,现在要重建班子,一时间四九城的能工巧匠全来了。”大家尊称他们为“故宫十老”,其实不止10位。这是故宫博物院的第一代工匠。“我们来故宫时,他们都退休了,偶尔来一次能见到,但真正传帮带我们的是第二代匠师戴季秋、赵崇茂、翁克良等。”
西北角楼维修结束后,戴季秋、赵崇茂、翁克良等跟随马进考、杜伯堂等师傅继续学习制作模型,一做就是10年。故宫的第二次大修从1973年开始,故宫工程队(修缮技艺部的前身)对外招聘了300名青年。李永革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们跟着赵崇茂、戴季秋师傅,相继参加了午门正楼、东西燕翅楼、养心殿、慈宁花园、东南角楼等施工工程。
1976年唐山大地震,故宫的建筑也要进行全面普查,建立档案。“那时我年轻,师傅们指挥我攀高,一间屋子一间屋子看,看有没有位移,有没有新的裂缝,榫卯结构有没有松动。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把所有的屋子检查了一遍,基本上非常牢固,没有位移,没有新的裂缝,也没有松动。那时明白了皇家建筑的稳固。”
1981年故宫维修东南角楼,李永革主动报名,成了他受益匪浅的一次经历。故宫的角楼按照顺时针的顺序相继修复,1951年西北角楼、1959年东北角楼、1981年东南角楼、1984年西南角楼。“木工都以参加过几个角楼修缮为傲。一般人形容角楼是9梁18柱28个翼角72条脊,其实比这要繁复。三重檐十字脊,四面歇山四面抱厦,你能想到的变化与组合,那时的工匠都用到了极致。”
认识了榫卯,认识了斗拱,认识到四柱二梁二枋构成的“间”也许才算入了门。“间”可以左右相连,前后相接,上下相叠,错落组合。而抬梁式、穿斗式悬挑导致屋顶发生曲线变化,屋角再做出美丽的翘角、飞檐,“间”的灵活搭配和屋顶的曲线变化,便形成完整的审美。“对于古建所蕴含的智慧,我们的理解还远远不够。”
故宫的第三次大修,是在本世纪初开启的最大规模的维修,包括了武英殿试点工程、太和殿挑顶大修工程、慈宁宫落架大修工程、建福宫复建工程等重大项目,以李永革为代表的第三代工匠是挑大梁的。
太和殿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古代建筑物。三台的人工夯土层深达16米,面阔11间,进深5间。屋顶是最大的二号琉璃瓦。普通老百姓盖房,屋面起脊较缓,二五举,官式建筑一般五举,太和殿是11架起举,所以屋面的曲线极宽广,水存不住,顺势就流走了,从不漏雨。挑顶大修是因为当时屋顶瓦面有下沉,大木构件要加固。专家此前一致认为太和殿的屋面苫背肯定也是最高规制,但揭开瓦才发现当时采用的是最简单的苫背材料和方法,“首先在望板上,铺桐油灰约2毫米,之后涂上8厘米到10厘米的白麻刀灰,然后在灰背上直接铺瓦。我们就改变了原来的方案,按最朴素的做法进行了原状修复。”李永革说。
挖土筑基、叠石成台、搭扎脚架、构木为架、苫背瓦瓦、地仗油饰、起谱落色、刷浆裱纸……这“八大作”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个彩画作,起谱于咫尺之内,落墨在方寸之间,描拓、沥粉、上色、贴金,一道程序都不能少。裱糊作,过去房间全靠它来防潮、防尘、保温。浆糊都要特殊调制,冬稀夏稠春秋匀,还必须有花椒、药水,用来防虫防蛀……多少年来很多经验都是手手相传口口相传。李永革说:“以前师傅们爱讲一句话,干活儿干活儿,就得‘活’着干,但当时不理解,现在觉得光是这句话就可以写出几本书来。”
近些年故宫恢复了拜师制度,李永革也收了不少学生。他希望学生首先要有对建筑本身的敬畏和发自内心的热爱:“早些年的老师傅爱自夸,动不动说我这个可以保你万年牢。万年牢,这就是一个工匠最大的骄傲。我去看过应县木塔,上千年了,也许还可以存活上千年。所以,将600年的紫禁城完好地交给未来,并非虚言。”(闻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