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2020年11月9日、11月10日,中国楹联学会在天津集中召开多项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推动重点工作上台阶。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蒋有泉,中国楹联学会党总支书记胡春奎,中国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太品、肖良平,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天津市楹联学会会长陈伟明,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方留聚、张海生、倪进祥,中国楹联学会名誉副会长、《中国楹联报》主编卢晓,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助理、办公室主任林向阳,以及中国楹联学会诗赋专业委员会相关人士、中国楹联都市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11月9日上午,中国楹联学会诗赋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在中国楹联博物馆(天津)召开。
11月9日上午,中国楹联学会诗赋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在中国楹联博物馆(天津)召开。
中国楹联学会诗赋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在中国楹联博物馆(天津)召开
11月9日上午,中国楹联学会诗赋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在中国楹联博物馆(天津)召开。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蒋有泉,中国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太品,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兼诗赋委主任陈伟明、倪进祥,中国楹联学会诗赋委副主任孙五郎、申士海、马永祥,副秘书长张脉峰、田世杰以及诗赋委委员李山、冯楚、宋国宏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楹联学会诗赋委员会主任倪进祥主持。
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上届诗赋委主任蒋有泉首先进行了诗赋委工作的交接讲话。蒋有泉说,自从中国楹联学会提倡“大楹联”概念之后,诗赋便纳入到楹联学会,成立了诗赋委员会。诗赋分为两大类,即诗和赋,都是“大楹联”所包含的内容。诗赋委第一次会议是在2016年召开的。几年来,诗赋委开展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当前,诗的理论已经较为成熟,但是赋的理论与学术还有待加强,希望新一届诗赋委把工作做得更好。
中国楹联学会诗赋委副主任孙五郎针对五年来诗赋委的工作,从诗赋委组织队伍建设、作品创作、开展赛事活动、平台建设、研创基地建设、诗赋与姊妹艺术融合、诗赋作品的产业化落地、诗赋人才培养与挖掘、诗赋教育与培训、诗赋学术交流等方面做了总结,并对诗赋委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了简要汇报。
中国楹联学会诗赋委副主任申士海、马永祥分别对诗赋委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他们提出,要重视和加强诗赋理论研讨,对目前诗赋工作突出的基地经验进行推广;要不断壮大诗赋委员会的委员队伍力量;要与全国各地传统文化组织多交流。同时,要进一步重视建立培训基地,加大诗赋培训工作力度,并加大对中青年作者以及女子诗赋人才的培养。在诗赋委员队伍中要增加学校教师的比重,为诗赋进校园打下基础。他们还建议,要注重建党百年等重大历史节点的把握,充分发挥诗赋的力量,并在楹联学会的相关报刊、杂志上开辟诗赋专栏进行宣传。在诗赋委员会中增设专家顾问,建立专家库、中国辞赋文学馆等。
中国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太品提出,一是就诗赋而言,从创作到理论上要提升水平,要起到在全国的引领作用。要成为专业标准的制定者,并以文本的形式固定起来;二是在健全组织上,可适当增加人员;三是要与楹联形成合力,并加强与相关楹联组织和平台的沟通,在楹联和诗赋界打出品牌,这也是诗赋委成立的初衷。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兼诗赋委主任、天津市楹联学会会长陈伟明表示,新一届的诗赋委员会领导班子理应以身则、主动作为,尽最大努力做好服务。诗赋工作要有持续的生命力,要开展更多的活动,要源源不断地注入发展动力,稳步发展、提升。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作总结讲话,对上一届诗赋委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新一届诗赋委提出了殷切希望。他说,听了诗赋委的工作汇报以及大家的发言,对诗赋委所做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诗赋委是一支组织过硬的队伍,拥有强大的团队力量,多年来为诗赋工作的发展、提升,做出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积极配合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开展活动方面,有计划、有组织、有行动,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李培隽强调,新一届诗赋委要找准定位,要以在楹联为主的情况下研究诗赋,形成诗赋与对联在学术上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局面。
会上,诗赋委员会与会成员就诗赋委下一步工作、组织建设、工作协调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
11月9日上午,中国楹联学会诗赋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在中国楹联博物馆(天津)召开。
11月9日,中国楹联学会八届二次会长工作会议在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镇召开。
11月9日,中国楹联学会八届二次会长工作会议在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镇召开。
中国楹联学会八届二次会长工作会议在津召开 期间参观考察天津市社区楹联文化建设成果
11月9日,中国楹联学会八届二次会长工作会议在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镇召开。会议期间,与会领导和部分省市学会负责人集体参观考察津南区咸水沽镇楹联文化建设成果。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蒋有泉,中国楹联学会党总支书记胡春奎,中国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太品、肖良平,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天津市楹联学会会长陈伟明,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方留聚、张海生、倪进祥,中国楹联学会名誉副会长、《中国楹联报》主编卢晓,中国楹联学会名誉副会长、北京市楹联学会会长申士海,中国楹联学会名誉副会长、大连市楹联家协会主席王新波,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助理、办公室主任林向阳,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助理、重庆市楹联学会会长何登荣,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助理、诗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五郎,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助理、诗钟文化研究院(诗钟社)常务副院长孙英,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助理、《对联》杂志社总编傅海青,以及北京、天津、上海、重庆、西安、南京、深圳、大连等都市联盟负责人和全国诗联辞赋专家四十余人出席。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润兰,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唐云来,红桥区政协原主席黄禄衡参加,咸水沽镇党委书记李彦青、宣传委员朱冠明等陪同参观考察。
中国楹联学会一行参观考察津南区咸水沽镇楹联文化建设成果。
津南区咸水沽镇普明南里楹联文化社区、和园、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普明北里家风园,是咸水沽镇与天津市楹联学会共同打造的传统文化阵地。在普明南里楹联文化社区,各位领导、专家认真观摩遍布小区的各式楹联,对咸水沽镇开展的“楹联文化进社区”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活动内容新,效果好,在美化社区环境的同时,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8年以来,咸水沽镇结合创文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全民素质提升工程,在普明南里小区开展楹联文化进社区活动,为小区45个楼门栋全部制作悬挂上楹联。这些楹联美化了小区环境,大大提升了小区的文化品味,让人一进入小区,就能体会到楹联文化的魅力,受到熏陶和濡染,让社区居民在生活中享受雅趣,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今,楹联文化已成为咸水沽镇文明城市创建的一个响亮品牌。
中国楹联学会一行参观考察津南区咸水沽镇楹联文化建设成果。
徜徉在咸水沽镇和园,中国楹联学会一行对100块形象各异的“和”字景观石赞叹不已,认为和园把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巧妙有机融合在一起,充分彰显了文化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无穷魅力。和园以“人和家和万事和”为文化主题,特邀辞赋名家陈伟明先生撰写《和赋》,并以100块形态各异的和字石刻为主线,串联起园内植被、园林建筑、景石等景观,象征着广大市民对“和”生活的美好祝愿,正如园中《和赋》所言,“谋福祉之工程,举和谐之美事,应民生之所求,顺社会之荣昌”。走进刚刚启用的咸水沽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大家兴致盎然地参观体验。在三楼和厅,书法家们兴之所至,现场挥毫泼墨。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天津市楹联学会会长陈伟明致辞,对各位领导、专家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咸水沽镇党委书记李彦青代表咸水沽镇党委、政府介绍了全镇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情况。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润兰希望各位专家继续大力支持天津楹联文化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造福社会。
11月10日,中国楹联都市联盟第二次工作会议在位于天津市静海区的华厦万和堂召开。
11月10日,中国楹联都市联盟第二次工作会议在位于天津市静海区的华厦万和堂召开。
中国楹联都市联盟第二次工作会议在天津华厦万和堂召开 联盟八城市将举办迎冬奥运楹联大赛
11月10日,中国楹联都市联盟第二次工作会议在位于天津市静海区的华厦万和堂召开。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蒋永泉,中国楹联学会顾问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党支部书记胡春奎,中国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肖良平,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天津市楹联学会会长陈伟明,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倪进祥,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助理、办公室主任林向阳,中国楹联都市联盟成员代表:中国楹联学会名誉副会长、北京市楹联学会会长申士海,常务副会长宗宝光,副会长李山,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助理、重庆市楹联学会会长何登荣,上海市楹联学会办公室主任戴行吉,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西安市楹联学会会长王纲,中国楹联学会名誉副会长、大连市楹联家协会主席王新波,天津市楹联学会党组书记高金舫等参加了会议。
联盟成员单位各负责人就各自学会今年开展的工作作了简要的通报。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各学会都克服了许多困难,开展系列活动,春节前夕书春送福到学校、社区、机关乡镇、企事业单位等;楹联进校园的普及工作都做得风生水起;配合当前形势和重点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楹联赛事活动;成立讲师团、到学校、到机关、到社区进行楹联知识的普及。尽管受到疫情影响,楹联的活动没有受到更大的影响,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在会上致辞。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希望联盟成员单位要认真总结好各自学会的工作,安排布置好下一步的工作。要加强联盟之间的联系,交流工作、促进发展。希望联盟单位,要精诚团结,干出自己的品牌。去年成立打基础,今年开花结硕果,明年发展更壮大。希望联盟组织每年都能有个主题,每年要有进步,每年都要提高一个台阶。可以搞联盟的赛事活动,搞论坛交流,一定要注重实际活动,要有内容。
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蒋永泉在会上致辞。
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蒋永泉在讲话中提出,都市联盟能够争取每年办成一件大事,一件有影响的事情,使联盟的工作更有目的性。
11月10日,中国楹联都市联盟第二次工作会议在位于天津市静海区的华厦万和堂召开。
都市联盟最后形成决议,中国楹联都市联盟第三次工作会议将于2021年上半年在南京召开,由南京市楹联家协会承办。2022年冬奥会前夕,联盟八城市将举办迎冬奥运楹联大赛,在冬奥运大会召开前夕,在北京举行颁奖大会,赛事由北京市楹联学会承办。
11月10日,中国楹联学会诗钟文化研究院(诗钟社)工作会议在位于天津市静海区的华厦万和堂召开。
11月10日,中国楹联学会诗钟文化研究院(诗钟社)工作会议在位于天津市静海区的华厦万和堂召开。
11月10日,中国楹联学会诗钟文化研究院(诗钟社)工作会议在位于天津市静海区的华厦万和堂召开。
诗意飞扬看我辈 钟声激越唱津门 中国楹联学会诗钟文化研究院(诗钟社)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
11月10日,中国楹联学会诗钟文化研究院(诗钟社)工作会议在位于天津市静海区的华厦万和堂召开。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蒋有泉,中国楹联学会党支部书记胡春奎,中国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肖良平,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天津市楹联学会会长陈伟明,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倪进祥,中国楹联学会名誉副会长、《中国楹联报》主编卢晓,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林向阳,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助理、诗钟文化研究院(诗钟社)常务副院(社)长孙英,中国楹联学会诗钟文化研究院(诗钟社)副社长宗宝光、王善全、李林洲、王家祥、王柏松,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助理、对联杂志主编傅海青,南开大学教棱敖堃,张伯驹先生关门弟子杨沛等诗钟专家和各会员诗钟社负责人5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助理、诗钟文化研究院(诗钟社)常务副院(社)长孙英主持。
会上,中国楹联学会诗钟文化研究院院长、诗钟社社长陈伟明重点强调了此次会议的意义,并介绍了发起人、执行院长李泽润先生对创办诗钟文化研究院和诗钟社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中国楹联学会诗钟文化研究院(诗钟社)的前身系中华诗钟社,是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野草诗社名誉社长蒋有泉,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天津市楹联学会会长陈伟明,宿儒李泽润先生共同发起并在天津成立的。诗钟,系辞赋余韵,是继诗联之后一种高雅的传统文化,更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是以文字的音、形、义三要素为基础,表现为字句定数、语音依律、体式归类、格目分明、对仗修辞、字意新巧的一种文体。诗钟以“联”为单位。它从游戏诗学中而来,折枝诗、羊角对、鏖诗、战诗、阄诗、改诗、诗唱、七碎、十四字诗等,都是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对诗钟不同体式的称谓。其发祥于闽粤一带,进而走向全国,至清代达到鼎盛。诗钟最早作为诗联练习的方法和途径,后则多以文人娱乐的形式出现,要求参与者的学识和修养须达到一定的水准。诗钟在天津有过辉煌的历史,如寇梦碧、陈中枢、张牧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张伯驹、周汝昌等前辈及文化名人也与之相唱和,他们以对句、出句的形式,抒怀言志的逸闻趣事,至今仍被津门文化界传为佳话。诗钟文化研究院(诗钟社)的成立既是对先贤们的礼敬,也是对这一艺术的接续和传承。2019年8月,中国楹联学会将中华诗钟社纳入分支机构,并正式更名为中国楹联学会诗钟文化研究院(诗钟社)。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在会上致辞。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指出,诗钟作为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是诗词楹联的基础,诗钟的完善和发展是对楹联文化发展强有力的支持。希望大家在开展诗钟活动的同时,不要忽略了楹联的主体,要牢固树立融合发展的思想意识。
在中国楹联学会的正确引领下,诗钟社已从原来福建、陕西、天津等十余家,发展到近百家,全国参与活动由最初几十人发展到几千人,并从该群体中为中国楹联学会推送优秀会员百余名。现如今,组织架构趋于合理,队伍逐步壮大。在此基础上,诗钟文化研究院为规范创作行为,组织各地专家用两年多的时间拟定了《诗钟通则》。北京:赵永生、杨沛、潘家农、宗宝光,福建:李竹深、陈莪、李林洲、赵茂官、肖晓阳,粤港:龙平、郭茂铭,陕西:郭健、王建设、王小凤,河北:朱惠民、王静,辽宁:李华武、杨曦光、于海洲,吉林:李顺金、于东光、宋彩霞,安徵:宋贞汉,黑龙江:刘兴君、尚桂凤、王雪原,天津:刘锋、王柏松、杨晶等方家,在李泽润先生主持下,由孙英、王善全结合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诗钟规则的论述,进行了规范性地修改,形成《诗钟通则(修订稿)》,界定了诗钟文学定义,规范其内涵与外延以及文学表现突出特征。
11月10日,中国楹联学会诗钟文化研究院(诗钟社)工作会议在位于天津市静海区的华厦万和堂召开。
诗钟社利用《中华诗钟》微信平台开展“中华诗钟每日一题”活动,每次创作诗钟作品近500联,组织词宗依据《诗钟通则》进行点评,已累进到310期,各地吟友的诗钟创作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各会员诗钟社进行每月一次雅集活动,组织各种赛事,提高诗钟创作水平及文字与社会生活的融合力!不仅有“每日一题”、“月赛雅集”,更有打造“泽润杯”每月一次有奖品牌赛,而且拓展了两次围饶围棋文化进行的围棋主题全国诗钟赛,探索了一条诗钟文化与围棋文化相融合的新途径。
诗钟社自成立之日起,便注重诗钟文化成果的汇集与传播,出刊《中华诗钟报》10期,《中华诗钟微刊》310期,《诗钟》公众号50期,还有不定期的中华诗钟微博和今日头条,传播诗钟文化。为进一步加强两岸交流,共同谋划诗钟文化发展,诗钟社与台湾迷学会会长周宏松、秘书长高武煌保持热线联系,互通电话,在和谐的气氛中,交流中华诗钟文化,及时介绍双方开展诗钟文化活动情况。双方还表示携手前行,共同为中华传统文化复兴做出贡献。
会议经研究决定发布《诗钟通则》,并着手拟定评审细则;建立词宗考试定级,提高评审水平;推进《诗钟通则》的推动与培训。特别是诗钟文化进校园,在师生中开展诗钟创作普及工作。强化诗钟文化服务功能,走向社会。紧紧围绕中国楹联学会的中心工作,主动担负起传承诗钟文化的历史使命。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刘俊苍)
11月10日,中国楹联学会诗钟文化研究院(诗钟社)工作会议在位于天津市静海区的华厦万和堂召开。
↓延伸阅读↓
火鉴初心·“致敬最美逆行者”中堂联墨画暨火花收藏展在中国楹联博物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