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李津
李津《心静自然凉》
艺术家李津前不久刚刚获得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最具影响力艺术家(水墨类)奖,在颁奖仪式上,李津拎着跟随自己近30年的菜篮子上台领奖,并开心地将奖杯装进了菜篮子。他在领奖时说:“我这篮子装过菜,装过酒,装过教案,还装过卖画的钱,就是没装过奖杯。”这位“年度最具影响力”的画家,走到哪里都提着一只上世纪80年代天津家家户户都用的菜篮子,出于好奇,记者近日采访了他。
从菜篮子说起
问:您这个菜篮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提的?
答:1985年吧。我1983年毕业留校后去了一年西藏,从西藏回来后就开始提这个菜篮子了。当时,大家的生活里就两样东西:自行车与菜篮子。我那时自己做饭,每天都得买菜,早上去学校上课,晚上下课买菜回家。刚开始,篮子就是用来装菜这一个用途。后来,菜篮子渐渐成了我的书包,不光要装菜,有时也放教案,或是跟教书或画画有关的东西。它的功能就多了。有一次到中国美术馆看展览,我也是提一个篮子去的,好多人感觉奇怪,又看到我的大胡子,就有记者问,你是不是作表演、搞行为呢?(那时已经有行为艺术的概念了。)后来,好多画家朋友看见我提个篮子去看他们的画展,脸色就不高兴了,你这是跑自由市场来了吗?我还得跟别人解释,这跟行为没关系,它就是我的书包。
问:为什么不再背个书包呢?
答:我那时候什么都从简,也是懒,生活就图个简洁方便,一个篮子就都解决了。篮子提过一段时间后,我也换过像样一点的包,斜挎的。可身边的朋友都说不对劲,而且我自己也感觉两个手好像习惯提篮子了,一下子不提了,这手就不知道放哪好,总感觉得有一个东西拿着才踏实。再后来就干脆又提起篮子,反正大家也都看习惯了。这一提,就提了快30年。这篮子跟我去过很多国家,也跟我去大使馆签证。开始的时候,我还想我提个篮子去签证合适不合适,还给自己鼓劲:没事,我既然拿了篮子哪都能去,大使馆有什么了不起的。然后当你总提个篮子去大使馆,出国,上下飞机,你也就没感觉了。这已经是我第16个篮子了。这个篮子还好点,以前的那些,有的很脏,油腻的,鱼腥的,臭的,我也提着,也无所谓。我记得最早提篮子去王府饭店,还让人家拦下了,说这不行,属于衣冠不整。
问:这篮子现在还有卖的吗?
答:有点困难了,不过已经有朋友给我买了20只存着了。在天津买的。
关于“我这类画家”
问:您在领奖时说:“今天我得了这个奖,至少我可以说,像我这类画家也有机会能得到这个奖,我非常开心。”您怎么来认定“我这类画家”呢?
答:属于非主流画家吧。因为我画的是我个人的一种生活,或是个人的一种好恶,这东西跟我们正统的、国家希望艺术工作者创作的或者说希望影响社会的东西,存在一点差异。我也不是美协会员。我从哪个角度,都是一个非常边缘的画家。可这次将这样一个官方的、正式的奖颁给我,它还是给人一个信息——有个性,或是以个人好恶出发进行创作的画家,也可以存在,也可以得到认同,只要你画得好。当然这个好,不是自己说了算的。如果我手底下的活儿不过关,我想也不会有很多专业人士(不是我这类画家)还能给我挑大拇哥。挑,是因为他看到了画画上有些有难度的东西,我解决了。因此,我高兴的是我本身是从个人出发的,但个体的艺术未必就不能影响社会。
问:您年轻的时候,曾经想过参加绘画比赛吗?
答:没有,因为我是自卑的。我自知得不了奖,又何必呢?你但凡想做一件事,肯定还是想有结果的。所以奖的事,我根本不想。
问:您之前走的就是卖画这条路吗?
答:我开始就不是走美协这条路,就是走市场,只是一开始我的市场都在海外。我那时候就觉得挺怪的,连非洲人都买我的画。好像你的肤色、种族、文化背景,都不受影响。有人喜欢就说明我的画还是有人缘的、有人脉的。走国内市场,是这几年的事。我比较幸运的是,这条路我没有艰苦过。没人理的时候,我也没多么沮丧;现在有人理了,我也没高兴得蹦起来。我觉得市场这个东西是附加的,其实哪个画家都明白,最重要的是你现在还有没有热情画画。大部分成名的人,你不要听他的画卖得多贵,或现在有多牛,一看他的作品就知道了——这哥们儿已经懈了。如今懈的人太多了。画家最开心的绝对不是画价后面又多了几个零,要拿这个牛,就恶心了。你牛的是,你的画一看,绝对还没懈呢!那就说明你对画画还有热情,你喜欢,还喜欢。有钱有名,还喜欢,那是牛。或者什么都没有,还喜欢,这也牛。这是艺术家应该有的本分。
饮食男女
问:您的画其实画的就是您自己,自画像也好、男人与女人也好,或是饮食男女,您怎么会这么直接地去画全部的自己呢?
答:我很早就认为画画最好不要去画你不了解的事情。而且,“生活”一直是我认为在画画上最不容易枯竭的一个题材、一条路。所以,我就画我身边的事,画我自己。生活每天都不会太一样,周围总有一些很小的细节在变化,自己也不断地有所感受,我就会抓住这些东西。我画画不打草稿,也不对照片,多大的创作都是随手走的,感觉要在画上添点什么,就随时添。这就像自己在导演一出戏,你会越画越有劲儿。或是突然想起来,这个人是个胖女人或瘦女人,有动作还是没动作,是高兴还是惆怅……这些情绪都在画里面不断地演。你看我的画,会看到你在这里头演戏,很真实的,在演你的生活,去给你的生活搭背景、搭关系。所以,生活这东西取之不竭,到什么时候都不会枯竭。
问:可是以前没有人会把画家自己的私生活放在画里面,那您怎么敢呢?
答:是,我是有些大胆。我的很多东西,觉得自己错也好、对也好,我不喜欢遮遮掩掩。我的画里头,就算是有色情的因素,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不淫秽,这就行了。我是属于一个正常的状况,心理也相对是健康的。
问:所以您觉得有意思,就入画,是吗?
答:最重要的是,画,首先是给自己看的。如果你一上来就想的是给哪个评审看,给哪个老师看,你就会把你很多特别直率的想法放掉。你要先看看老师想要什么,评审想要什么,这就完蛋了。这也不可能画我这样的画了。因为我没有这个概念,我是先让自己开心,第一选择是自己。
问:从画男人与女人,到画食物,这是怎样一个转变过程?
答:其实,我后来越来越觉得是一回事。食物是一种感官的东西,怎样使人看到你画的食物有色泽、带给人一种情绪,甚至还有情欲,或者说是一种欲望吧,这都是食物的一种性质。这个时候,实际上我已经把画人的一些东西转换到了食物里了。
问:那将来“饮食男女”的食和色退下去之后,你画什么呢?
答:这个问题我也有想过,也有可能不画人物,画点山水、花鸟,或是写字,都有可能。这个东西,我不会去预测。但可以肯定,老了之后画的人物不会有年轻时候的感觉,或是情欲意识上不会这么强。而是另一种境界了,叫返老还童吧。因为你不能拿这个做话题,讲一辈子故事,那就没意思了。老了其实会更单纯,更直率,没有遮掩。可是这种东西是不到年龄不可能有的。所以没必要去猜想老了以后画什么,顺其自然吧。
李津档案
1958年生在天津市的一个干部家庭,排行老三,又名李三、李小哥。1974年,李小哥考入天津工艺美术学校染织专业,后进京拜见表姨——著名画家周思聪。在表姨的教诲下,放弃西画,转学中国画。1983年,小哥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并留校任教,目前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小哥用水墨画吃、画喝、画男人、画女人,画出了一个真实而又快乐的自己。作品被中国美术馆、香港美术馆、旧金山大学、西雅图博物馆、洛杉矶翰墨博物馆、日本柬京大田区美术馆、华盛顿大学美术馆等收藏。 记者王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