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著名油画家王立宪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
嘉宾:王立宪,男,1954年12月18日生,天津人,全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委会副主任,天津画院专职油画家。1975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学习,197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简介:王立宪,1970年上山下乡,在农村生活期间积累了大量素材,作品以具有乡土气息的农村风情画为主。1980年以来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阳光》参加国际青年年美展;《黄土地》参加1992年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50周年全国美展,在天津展出获银奖;《乐趣》参加1994年第8届全国美展。1989年以来,有80多幅作品问世,并先后在香港、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地区和国家展出,多幅作品被收藏。
著名油画家王立宪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
[天津美术网]:您除了绘画您刚说的风情画这类题材,是否还创作过其他题材的作品?
[王立宪]:除了风情画这种题材,我还创作风景画的作品,目前我的定位还是写实范围之内作品的创作,这里面其实包括的内容很多,人物只是其一,静物也是其一,我也创作过很多静物作品,还有就是风景,因为风情画这里有几个要素,画风情画不能只是单一的构图,比如只画人物,那背景怎么办,那就成了肖像画家了,画静物,只花静物不画人,也不完整,一个风情画里面什么都需要体现,有人物,有静物,有背景,背景可以是风景,一个风情画家你必须全部都得具备,你要表达的如果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场景,那就得要背景,如果是在一个室内,人身边的道具就是静物,要体现出静物和人物的关系,所以必须全方位的去画,风情画家从严格上去讲,应该是一个全才,需要多方面基础都兼具。
王立宪作品
王立宪作品
王立宪作品
[天津美术网]:国画中的山水画对风景类的油画有什么影响?
[王立宪]:首先说它们之间的区别,中国的山水画没有太多的工笔,就是写意,写意有一个大原则,实际上是画意向的,一边观察景物的同时再去想象,因为它不是写实的角度,写实的概念就是用一个角度,就是西方绘画中最关键的焦点透视,你看上方物体的时候看的是上方物体的下部,看下方物体的时候看到的是下方物体的上部,都是一个角度看物体的透视,但是中国画不是,一幅画你可以同时站在三、四个角度去看,去用绘画表现出来,它是散点透视,它不是焦点的而是平面的,因为焦点透视在透视学里它有空间关系,中国画没有,因为中国画不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绘画,油画正好想反,它的基础是和自然科学有关系的,例如透视学,透视学完全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角度,还有色彩学,它要求的和中国画不一样,中国画讲究的是色彩的过渡,这个颜色是什么颜色就是什么,红的就是红的,绿的就是绿的,它不考虑其他颜色对它的影响,油画就不行了,因为它存在着光与影的关系,它画出来的色彩会互相影响,一个颜色经过光线的照射,就会对主体的物体产生了反光,形成了另外一个颜色,所以说油画是以极其科学的基础作为原则的,和中国画的初始创作过程完全不同。但是现在信息这么发达,人们在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中,自然要创新,现代绘画已经打破了之前谈论的传统绘画,一些表现主义和比较前卫的观念主义油画家开始创作反映心理世界的作品,这时候就和中国画融合在一起了,除了创作工具上的不同,观念上已经没有区别了。当然中国画有它自己的韵味,中国人的欣赏习惯和西方人是不一样的,在西方,他们不太懂中国画的奥妙在哪,为什么要去这么画,从感受上和中国人有一定的差距,他们没有中国5千年文化历史的熏陶,但是中国人看一些西方当代的艺术,也看不懂,也不明白他们的创作由衷是什么,情趣在哪,哲学意味是什么,价值在哪,所以这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但是在意向这个层面上已经被打破了,是通融的。
王立宪作品
王立宪作品
王立宪作品
王立宪作品
王立宪作品